2016年8月31日下午,日本名城大学葛汉彬教授在我校地坤楼409报告厅做了题为“钢结构的超低周疲劳破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的学术报告。土木学院张建东教授、徐秀丽教授、张大长教授、李雪红教授、彭洋博士、岳健广博士,以及bat365中文官方网站部分研究生加入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张建东教授主持。
葛汉彬教授任职于日本名城大学,担当名城大学理工学部教授、国际委员会委员长、21世纪型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葛教授是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欧美同学会理事;担任着结构实验工程国际学会理事,日本土木学会会士,美国土木学会、日本钢结构协会、日本地震工程学会会员等众多重要学术职务;同时他也担任着日本《构造工学论文集》、《钢和复合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针》、《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等日本和世界土木学术期刊、规范的编委工作。葛教授主要从事钢结构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震设计、减震消能设计、抗震性能评估、抗震加固理论和应用以及低周疲劳特性的研究,目前已著书16本,发表各种学术刊物论文300余篇。
在本次报告会中,葛汉彬教授首先介绍了超低周疲劳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工程背景;接着从材料的角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钢结构中如焊缝等初始缺陷对于构件低周疲劳的影响;之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构件厚度、长细比等因素对构件破坏形式的影响;最终,论述了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的联系,同时谈到了不同有限元模型由于建模细节的不同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
报告环节结束后,现场师生与葛教授就报告及衍生的内容和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葛教授对老师和同学建议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和答复,现场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
葛汉彬教授的报告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其研究工作不厌其烦、细致入微、成果斐然。葛教授严谨、刻苦、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和深厚、广博的学术功底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